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让中医药文化“活”起来(健康焦点)

来源:河北医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7-2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“博物馆在开展科普教育时,要围绕中医药文化价值进行。”卢颖认为,“只有参与、体验、互动,人们对中医药的了解才会深入。中医药博物馆是人们了解中医药的理想阵地和载体—

“博物馆在开展科普教育时,要围绕中医药文化价值进行。”卢颖认为,“只有参与、体验、互动,人们对中医药的了解才会深入。中医药博物馆是人们了解中医药的理想阵地和载体——看得见,摸得着,有实在感。”

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

疫情防控期间,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暂不对外开放,张凌计划着带上中草药,走出博物馆,将活动办进社区,“用生动、有趣、多元的方式,让大家对中医馆藏、中药文化更有兴趣,也是博物馆的职责所在。”

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于1990年9月建成,馆藏丰富,是历史较为悠久的高校中医药博物馆。博物馆不仅承担一些选修课的教学任务,自2009年起,还陆续举办中药辨识大赛、博物馆文化周、讲解大赛等品牌活动。

《人民日报》(2022年07月29日19版)

撬开封层,灌入液体,封上瓶口……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内,陈列展览部助理馆员樊湘泽正在忙活。他面前是一株泡在罐子里的北柴胡植株,叶子瘦窄青翠,上顶黄色小花。“这是4年前的标本了,得定期补点保持液。你看,它像不像刚摘下来的?”轻轻擦拭着罐子,樊湘泽不无骄傲。

做好馆藏保护,科普更形象

发展中医药博物馆事业是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,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路径。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》明确提出“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”。

河北省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

模拟郎中开方抓药、参与穴位趣味抢答、跟随屏幕练习五禽戏……目前,馆内共设置了10余组多媒体互动屏幕。

如何做好展示与保护?以往植物标本多用蜡液封存,樊湘泽指了指一旁的柴胡蜡液标本,成品和夹在书里的叶子有相似之处,形状扁平,脱水薄脆。“受植物性状、制作技法等因素影响,有些几十年的老标本,突然掉了个角,这种损失是不可逆的。”樊湘泽说。

“小朋友们,盯紧屏幕,穿过雪山和热带雨林,我们一起到药谷去探险吧!”李欣悦话音刚落,数字屏幕中的画面“嗖”地一下动了起来,高山峡谷在眼前“飘过”,一棵棵鸡血藤从脚下“钻出”,抬起脚轻轻一点,鸡血藤便“踩”入囊中。小学生韩诗雯左脚一个,右脚一个,不一会儿就“踩”收完所有鸡血藤。

“下图为哪种中药饮片?”“哪几味药材来自同一种植物?”“易纵向撕裂,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的药材是哪一种?”……今年5月,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举办第十三届中药辨识大赛,线上线下吸引了校内外众多中医药爱好者参与。

为传承中医药文化,乐仁堂投资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建立了河北省第一家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公益性科普馆。2021年7月,以“乐”“仁”为展示主题的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正式开馆。

——编 者

历时数月,溶液配比终于初步成功。“其实,芦荟叶子肉多,仙人掌叶子刺尖,不同草药需要的比例还有差异,但有了大方向,继续细化就容易了。”樊湘泽回忆道。

除了触摸屏互动,更有沉浸式体验。在科普馆展厅东侧,一处从脚下延伸至墙面的数字屏幕格外亮眼,动感十足的4D空间影院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。以“药谷探险”为行动主线,空间影院共设有药谷、湖泊、雪山、海底、森林5个场景和3个采药互动游戏,让人们身临其境体验古人采药的艰辛。

“有了浸渍技术,我们的标本更立体,做起科普也更形象。”北柴胡标本再向前,便是大叶柴胡,二者同属柴胡属,外观相似,然而,前者入药可以疏肝解郁,后者却有毒性。樊湘泽微微躬身用手一指,“这个角度,能很清楚地看到大叶柴胡比北柴胡的叶子大且胖。”

“无论是学习课程,还是准备辨识大赛,很多同学都会来博物馆看中药标本和医史文物,巩固知识。”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生孙凌逸说,“品牌活动的文化氛围也很浓厚,每年的中药文化周可以参与博物馆寻宝、猜中医药谜语等,像庙会一样,非常热闹。”

“博物馆的科普功能,不止于玻璃展台内的藏品。”博物馆馆长张凌告诉记者,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将每月第三周的周六设为主题开放日,参观讲解外,工作人员还会带领游客一起捏大山楂丸、缝草药香包,鼓励游客随手拍中药。

浸泡标本,能更好保留药材的原色原貌,适合参观,也便于保存。2016年,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开始自行研究浸渍技术,醋酸铜、硫酸铜、冰醋酸……工作人员一起下“笨功夫”,以克为单位调整试剂,一分钟、一分钟计算比较操作时间。为了不浪费中草药,起初,大家捡树叶做实验。“一会儿这个蓝了,一会儿那个灰了又黑了,啥色儿都有。”樊湘泽笑着说,大家苦中作乐,经常互相鼓劲。

文章来源:《河北医药》 网址: http://www.hbyy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0729/380.html



上一篇:问政河北·办实事丨居民家中出现红蚂蚁唐山市路
下一篇:河北公布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首批典型案例

河北医药投稿 | 河北医药编辑部| 河北医药版面费 | 河北医药论文发表 | 河北医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河北医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